日前,由日本東芝公司向日本北海道電力公司京極水電站交付的2號可變速抽水蓄能機組(200MW)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抽水蓄能電站是利用電力負荷低谷時的電能抽水至上水庫,在電力負荷高峰期再放水至下水庫發電的水電站,可承擔儲能的重任。它可將電網負荷低時的多余電能,轉變為電網高峰時期的高價值電能,還適于調頻、調相,穩定電力系統的周波和電壓,且宜為事故備用,并以解決火電為主電網的調峰問題。
京極水電站2號機組與2014年10月投運的1號機組均采用了可變速運行系統。與傳統的抽水發電系統相比,該系統運行范圍更廣,可根據電力供需平衡要求實現優化運行,以確保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穩定的電力供給發揮積極的作用。
據悉,掌握此項技術并擁有幾十年實際運行業績的設備廠家,目前在國際上也是屈指可數,東芝的設備就是其中之一,并且也是最多被水電站所采用的。
京極水電站的可變速抽水蓄能發電系統,與以往的可變速發電系統相比,運行范圍更廣,可實現從零到最大輸出之間的調整。可作為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受天氣變化制約的再生能源的補充。另外,還能夠在發生雷擊等系統事故時,監測出系統頻率下降從而啟動緊急發電運轉等,確保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可變速二次勵磁裝置 注1 采用了東芝自主研發的IEGT(Injection Enhanced Gate Transistor)元件 注2 ,通過周邊電路的簡約化設計,不僅實現了緊湊化,還可有效減少系統整體的損耗。
此外,東芝在中國的生產基地--東芝水電設備(杭州)有限公司也參與了京極2號機組部分部件的制造。
東芝集團一直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建設和發展,特別是在擁有100多年歷史的水力發電設備方面正配合東芝水電設備(杭州)有限公司積極地參與中國的綠色能源基地建設,并希望東芝集團的可變速抽水蓄能技術能為中國的電網穩定及能源結構調整做出貢獻。
東芝集團自1894年向日本第一座商業水力發電站——蹴上電站交付第一臺60kW水輪發電機以來,迄今已向世界各地交付了2,000座以上的水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超過56,000MW。可變速抽水發電系統是東芝在全球率先實現實用化的系統,除日本以外,東芝集團也在努力把該技術推向國際,為全球客戶開展建設或規劃。
東芝集團將以本次交付為契機,進一步開拓相關業務,在全球各地大力推動水力發電、地熱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多種可再生能源的穩定供應。東芝集團有技術也有決心,為更加清潔環保的綠色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
注1:采用在電機或發電電動機的二次側(轉子)連接轉換裝置的二次勵磁方式的交流勵磁裝置。
注2:針對高耐壓、大容量設備開發的強注入型絕緣選通晶體管,是具備低觸發電壓特性和高絕緣能力的電源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