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 6月15日至6月19日,“第六屆東芝杯中國師范大學理科師范生教學技能創新大賽”(以下簡稱“大賽”)的數十名獲獎者及相關人員應東芝公司的邀請前往日本東京,對東芝科學館、日本科學未來館、川崎浮島太陽能發電站和東京中央大學附屬中學等機構進行了為期5天的研修訪問。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白剛應邀出席了歡迎會并致辭,感謝東芝公司對促進中日教育交流做出的貢獻。
大賽由中國教育部和東芝(中國)有限公司共同主辦,針對中國各師范大學理科系學生開展,旨在深化推進“自主創新”理念,對中國教育事業、未來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自2008年起,比賽已成功舉辦六屆,規模從最開始的12所參賽學校擴大到了目前的40余所,參賽學生也從最初的每年2500名增加到了每年1萬1千名左右,至今累計已經逾有6萬3千名學生參與了比賽,在中國國內多次掀起了教學技能創新的熱潮。
此次獲獎者的日本之行,也是東芝安排組織的第6次研修參觀之旅,豐富多彩的考察活動給代表團師生留下深刻印象,通過在東京中央大學附屬中學觀摩課堂教學,師生們對日本中學理科教學有了直觀的認識,并從與日本教師的交流中得到了有益的啟示。在已有50多年歷史的“東芝未來科學館”,師生們不僅看到東芝的發展軌跡,更看到了基礎科學在現實中的具體利用。而在川崎浮島太陽能發電站,利用東芝技術的新型的環保發電方式更是讓人直觀感受到了技術對人們生活的直接改變。
到訪東京中央大學附屬中學 觀摩課堂教學
到訪東芝未來科學館
參觀中,本屆大賽數學學科的一等獎獲得者、華南師范大學張琳琳同學感慨地說“東芝公司創造了日本很多個第一,我們可以從每個創造性的作品中看到研究者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和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而這也推動著這個公司、甚至是整個社會的發展。我們贊嘆于這些神奇的創造,也從中看到自己追尋目標的影子:從一無所有、未知,到探索、奮斗,再到收獲、進取……”其他師生們也紛紛表示,通過此次交流考察,一方面認識到中日兩國相互交流學習,增強經貿、教育、科技等領域的合作,對于促進中日友好具有重大意義;另一方面加深了對日本在經濟社會、科學技術和教育事業等方面的創新發展的了解,未來將努力把這些先進的理念和創新的意識在課堂上傳遞給學生,為中國科學的自主創新發揮更大的力量。
作為以 “Human Smart Community(智社會 人為本)”為事業理念,堅持以創新科技、尖端技術為第一生產力并持續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企業,東芝的CSR戰略重點之一即為支援青少年教育、創新教學模式。1961年,東芝在日本設立了東芝科學館,作為地區合作的公益科學文化活動基地,向普通民眾展示東芝的科學技術,為青少年們提供接觸科學的機會。1992年起,每年在北美地區舉辦科學技術競賽“探索展望科學大賽(EVA)”。在中國,多年來持續舉辦東芝杯教學技能大賽是東芝CSR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有相當一部分參賽者投身教育行業,對中國教育創新體系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在中國“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東芝愿為激發未來社會創新能量發揮更大作用。